中国粥文化
![粥 粥]()
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,粥的踪影伴随始终。关于粥的文字,最早见于周书:黄帝始烹谷为粥。
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,2500年前始作药用,《史记》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(仓公)用“火齐粥”治齐王病;汉代医圣张仲景《伤寒论》述:桂枝汤,服已须臾,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,便是有力例证。
进入中古时期,粥的功能更是将“食用”、“药用”高度融合,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“养生”层次。
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:夜饥甚,吴子野劝食白粥,云能推陈致新,利膈益胃。粥既快美,粥后一觉,妙不可言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,认为能延年益寿,曾作《粥食》诗一首:“世人个个学长年,不悟长年在目前,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将食粥致神仙。”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。
可见,粥与中国人的关系,正像粥本身一样,稠粘绵密,相濡以沫;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,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。
健康食之
1.三餐不能总喝粥
这个错误老人常犯。适当喝粥确实有益,但不可顿顿喝。粥属于流食,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。且粥“不顶饱”, 吃时觉得饱了,但很快又饿了。长此以往,老年人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。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。将粥煮得稠一些,配个肉菜,或在两餐之间吃 些点心等,都能补充能量。
2.冰粥并不可取
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,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、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。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,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,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。
3.糖尿病人喝粥要适量
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,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,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;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,导致血糖迅速升高,或者波动过大。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粥,每次一小碗即可。
4.胃不好的人少喝
不少人认为粥养胃。但事实上,这种观点并不全面。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,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;而且水含量 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,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,加速胃的膨胀,使胃运动缓慢,这同样不利于消化。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,而应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,细嚼慢咽,促进消化。
美味粥
减肥,要以健康为主,饮食减肥也不例外,自己制作的东西总是放心的,这里美丽广场就为您推荐医生在线介绍的6减美味减肥粥,减肥粥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,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。下面推荐六款有效而且味美减肥粥。
1、冬瓜粥
原料:新鲜连皮冬瓜80—100克,粳米100克。
制法与用法:将冬瓜刮去瓤后洗净,切成小块同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煮粥。每日早晚两次,常服有效。
功效:利尿消肿、清热止渴、瘦身。
2、什锦乌龙粥
原料:生薏苡仁30克,冬瓜仁100克,红小豆20克,干荷叶、乌龙茶适量。
制法与用法:将前3种原料淘洗干净,一同放入锅内,加水煮至豆熟。然后放入用粗纱布包好的干荷叶、乌龙茶,再煮7—8分钟,取出纱布包,即可食用。
功效:利水、减肥。
3、荷叶粥
原料:鲜荷叶一张,大米100克,冰糖少许。
制法与用法:将荷叶洗净切成3厘米的方块,入锅加适量水,用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煎煮10—15分钟,去渣留汁。然后,将大米洗净入锅,倒入荷叶汁,加入冰糖和适量水,熬煮成粥即成。本品可作主食,每日1次,宜常食。
功效:清暑利湿。用于体质肥胖者。
4、参苓粥
原料:人参3~5克,白茯苓15~20克,生姜3~5克,大米100克。
制法与用法:先将人参切薄片;茯苓、生姜捣碎,浸泡半小时。将上料煎取药汁两
次,再将药汁合并,与大米同煮成粥。早晚各服1次。
功效:益气健脾、利水渗湿。适于神疲喜卧,食纳差,大便不实的虚肿者。
5、赤小豆粥
原料:赤小豆250克,大米100克,食盐、味精少许。
制法与用法:赤小豆、大米淘净入锅,加水适量,用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熬成粥。每日1次。
功效:利水、渗湿。用于体型肥胖,面色虚浮不实者。
以上列举的这些减肥药粥,原料易得,制作简便。但需提醒的是,在进行食疗的同时,还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,少食肉类、油类和糖类食物,多吃蔬菜和水果,并控制饮食量,同时加强运动,这样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。
益处
1.资色,吃粥有益于身体,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。
2.增力,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,增长气力。
3.益寿,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,增加寿命。
4.安乐,吃粥能够促朝进身体清净柔软,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。
5.辩说,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,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。
6.除风,吃粥能够调和身体,上下通利,并且消除风寒。
7.消宿食,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,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。
8.辞清,吃粥的人,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,说话的声音清晰,昂扬。
9.除饥,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,让饥饿感马上消除。
10.消渴,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,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。
11、容易消化,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,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,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,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。
12、增强食欲,补充体力。生病时食欲不振,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事物,既能促进食欲,又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。
13、防止便秘。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,平日多喝粥,除能果腹止饥之外,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,有效防止便秘。
14、预防感冒。天冷时,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,可以帮助保暖、增加身体御寒能力,能预防受寒感冒。
15、调养肠胃。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,平日应少食多餐、细嚼慢咽,很适合喝稀饭调养肠胃。
粥熬好后,上面浮着一层细腻、黏稠、形如膏油的物质,中医里叫做“米油”,俗称粥油。很多人对它不以为然,其实,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,可以和参汤媲美。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。中医认为,
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,都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和胃的作用。二者用来熬粥后,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,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,是米汤的精华,滋补力之强,丝毫不亚于人参、熟地等名贵的药材。清代赵学敏撰写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记载,米油“黑瘦者食之,百日即肥白,以其滋阴之功,胜于熟地,每日能撇出一碗,淡服最佳”。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则认为“米油可代参汤”,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。
中医有“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”的说法,意思是说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,如果常喝粥油,可以起到补益肾精、益寿延年的效果;产妇、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经常会感到元气不足,喝粥油能补益元气、增长体力,促进身体早日康复。
喝粥油的时候最好空腹,再加入少量食盐,可起到引“药”入肾经的作用,以增强粥油补肾益精的功效。据《紫林单方》记载,这种吃法还对患有性功能障碍的男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此外,婴幼儿在开始添加辅食时,粥油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《红楼梦》里宝钗曾经介绍过她的养身补品:“每日早起,拿上等燕窝一两,冰糖五钱,用银吊子熬出粥来,若吃惯了,比药还强,最滋阴补气的。”可见,用粥养颜是很有些道理的。